中国钨合金的进步与发展
来源:http://www.asiatungstens.com 浏览量:2020 时间:2015-06-26
标签:
钨合金,
钨基合金
钨合金是仅次于硬质合金的第二大类钨的深加工制品,主要材料体系有W-Ni-Fe、W-Ni-Cu和W-Cu合金等,此外,还研究发展了少量W-Hf、W-Ta、W-Re等
钨合金。这类合金具有系列特殊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能源、冶金、电子信息、机械加工、航空航天、国防军工和核工业等领域。
回顾近60年来中国
钨合金发展分为4个阶段:(1)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开始
钨合金研究,当时为了重大军事工程对新材料的要求,中南矿冶学院(中南大学前身)与株洲硬质合金厂等单位成功开发出W-Ni-Cu系合金并应用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陀螺仪转子,开创了中国钨基合金批量生产的局面。在此期间,中南矿冶学院、机械工业部电器科学研究所还研制和生产出W-20Cu材料,并成功用做10kV以上高压电器开关的触头。(2)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,在合金体系、合金品种及产品与应用方面得到迅速发展,W-Ni-Cu合金作为平衡配重材料在航空航天开始推广应用。这一时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率先研究开发了W-Ni-Fe系钨合金,与W-Ni-Cu合金相比,它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(800~1000MPa)和延性(10%~15%),在穿甲弹、电热加工、医疗等行业获得更为广泛应用,其用量大大超过W-Ni-Cu合金;同时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的W-Cu材料作为火箭尾喷管喉衬用高温钨铜发汗材料研究开发并获得应用。而且从60年代中后期,国内多个厂家建立了钨基合金生产线,如西南专用材料厂、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、自贡硬质合金厂等。(3)70年代初,中南矿冶学院建立了W-Ni-Fe、W-Ni-Cu生产线,与此同时机械电子工业部又先后建立了30多个厂家生产钨基电触头,初步形成钨基合金工业的发展平台和技术基础。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,钨基合金的研制与生产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,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对现有生产设备的改造,使钨基合金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以及产品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。(4)进入21世纪以来,通过科技创新,钨基合金产品不断升级,中国
钨基合金工业从主要以增加产量的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、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附加值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转变,一方面重视研制技术与生产设备的改造和创新,另一方面加强前沿技术与理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,使中国
钨基合金工业的整体水平呈现新格局,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理论、新应用不断涌现,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。